我的書櫃

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

互動影像遊戲情緒經驗初探-以《我是誰-數位凹凸鏡》個案為例

以無線感測及影像運算技術,開發設計一個互動性的影像遊戲裝置─《我是誰-數位凹凸鏡》,透過視訊攝影機結合影像特效的變化,系統擷取儲存玩者互動扭曲變形的影像,除現場互動即時觀看外,玩者可經電子郵件或網路觀看的方式獲得影像,延續回溯遊戲經驗。

為了解互動影像遊戲,玩者的情緒經驗與行為影響之因素,本研究使用行為觀察法,進行實驗記錄玩者與影像遊戲互動的情形,並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經驗回溯,評估互動影像遊戲對玩者之感受與行為反應。調查結果顯示,玩者對於《我是誰-數位凹凸鏡》互動影像遊戲的操作及內容,具趣味及愉悅感受;多人互動玩樂比單人更具吸引力;在環境與互動遊戲的搭配上,遊戲設計需具備更多吸引的特質,如:音效;影像投射範圍與感測範圍,需有更精準的規畫與搭配,來提升整理之互動效果。

這篇paper讓我學習到互動設計與環境的有相關性的影響,在互動遊戲上,使用者的認知不同,會互動形式不熟悉融入的狀況與程度會有所影響,使用者經驗感受在第一次觀看時,會令人好奇,互動性介面越能讓使用者在最短時間內了解,情緒感受也會因此提升,多人互動與單人互動也是吸引人的問題,提高使用者的樂趣可以互相比較與增加參與感,都會增加情緒經驗,
但是在公眾展示的遊戲性互動,是以簡易的互動流程使不同的人群來使用,會增加讓使用者易融入情境,互動效果也須即時互動反應,才易引起使用者的注意力。


互動設計:

隨著科技的進步,互動介面的型態與操作方式,影響人的情感、行為認知、物體使用性、使用者喜好、經驗、價值觀、態度、文化背景等。綜合而成,所有的行為有賴於操作「意象」(Boulding, 1965)。數位藝術的層面泛且多元,使用的媒材也不盡相同,可歸類為六類:數位影像(Digital Image)、電腦語言(Program Language)、網路藝術(Net Art)、動態影音藝術(Motion Art)、錄影藝術(Video Art)、網路廣播(Net audio) (葉謹睿,2005)。為了達到互動效果,需藉由外部輸入裝置,例如:鍵盤、感應器、虛擬實境等媒材,形塑出互動裝置(Interactive Installation)、互動環境(Interactive Environment)、多媒體環境(Multimedia Environment)等樣貌,透過數位化的影像,經由擬象(Simulation)的概念加以製作而成(Verlag1997)。所有互動訊息提供給使用者,讓使用者了解訊息與訊息項目,藉以控制操作介面,而操作訊息則達成使用者目的。互動介面的使用性考量,可歸納為下面幾個大方向:包括簡單而直接的使用方式、訊息呈現方式符合使用者之認知能力、促成使用成效之提升,與喚起使用者之情感共鳴(Laurel & Brenda, 1991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